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建筑工程  > 八大员  > 资料员  > 基础知识  >  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
试题预览

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

A、直接发包
B、进行邀请招标
C、进行议标
D、不用招标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时下,一款叫“开心农场”的网络游戏风靡大江南北。网民既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农场”里种植各种蔬菜瓜果,饲养家畜和宠物,也可以当“小偷”,到别人的农场里“偷菜”。“开心农场”游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让不少人能够敞开心扉在网上自如的交流,让不少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大的网民得到了身心的释放。但是,网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需要遵守社会公德,不仅可以不劳而获,随意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不会受到惩罚,而且过度的沉溺于其中,会对青少年造成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说明()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统一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阻力“工业革命4.0”》.《参考消息》2020年6月6日)

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为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国务院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等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需要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④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西方法律思想史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民事诉讼法学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西方法律思想史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金融法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西方法律思想史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西方法律思想史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劳动法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