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建筑工程  > 八大员  > 施工员  > 市政  >  某桥基础为6根2.0m的桩基,桩长35m,桩顶设置承台。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2m的覆盖层和含15%砂砾石的土,施工水位比桩顶高1.5m,施工单位拟选用正循环回转转机,钢护筒结构,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寸。 问题: 1、在成孔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2、在清孔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3、如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
试题预览

某桥基础为6根2.0m的桩基,桩长35m,桩顶设置承台。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2m的覆盖层和含15%砂砾石的土,施工水位比桩顶高1.5m,施工单位拟选用正循环回转转机,钢护筒结构,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寸。

问题:

1、在成孔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2、在清孔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3、如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1、在成孔过程中应注意:

(1)应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待泥浆进入孔内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孔;

(2)应连续钻孔,不得间断;在钻至护筒刃脚部位时应低档慢速;

(3)钻进过程中要确保高出孔外水位0.5m 以上,泥浆有损失时应及时补充、堵漏;

(4)每 2-3m 检查孔径与垂直度;

(5)应采用减压法钻进,以减小扩孔、弯孔和斜孔,并使钻杆维持垂直状态。

2、在清孔过程中应注意:

(1)用换浆法迅速清孔;

(2)清孔时必须保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

(3)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沉渣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浇筑要点:

(1)导管使用前应进行闭水试验

(水密、承压 )和接头抗拉试验;

(2)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为0.25~0.4m;

(3)首次灌注剪球后必须满足导管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1.2m ,缓慢倾倒混凝土,防止产生高压气囊;施工中导管应始终充满混凝土,且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2~6m,要及时测量混凝土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并及时拆拔导管;

(4)导管下的水下混凝土浇筑应在该导管首批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否则应掺入缓凝剂;

(5)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成。为保证桩的质量,应留比桩顶标高高出0.5~1.0m。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基层有耐磨性要求。

拆模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

修筑基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

某大型公路改建项目,竣工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在收到建设单位申请验收报告后,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发现质量有缺陷,未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问题:

1、公路工程验收分为哪两个阶段?

2、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哪些条件?

3、在交工验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应该怎样处理?

国家建设部在1991年颁发的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把城市道路分为()。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6次
试题分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案例分析题: 从教二十余年,洪老师的很多事迹,让学生终身难忘。 一年秋天,学生们刚开始上课,外面突然大雨倾盆,班上三名学生晒在宿舍外面的被褥被淋湿了,洪老师就让他们晚上住在自己家里,还给他们做饭吃;一名学生从几十里外的山日乘汽车来校时,生活费被盗,洪老师除与有关部门协调外,还自己掏钱替学生垫付伙食费;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来到学校,拿刀威逼学生,索要学生财物,她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而后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向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有一年春季刚开学,—位老人把她的孙女小芳领到洪老师的面前。老人说:“小芳以前—直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转了几次学,学习成绩不好。她害怕老师和同学们嫌弃她,希望老师多费心。”洪老师说:“小芳是我的学生,我会尽心去教的。只要她肯努力,踏实学,认真做事,就是好学生。”在洪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下,小芳进步很快,初中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 洪老师很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败进行反思总结。她的教育随笔《我的表扬何以会成为学生的压力》《如何让给文言文不再枯燥难学》《如何让学生在青春期不恐慌》《班主任怎样才能赢得科任教师的支持》相继获奖,大家都说她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洪老师的行为。
试题分类: 中学教育学
练习次数:56次
试题分类: 小学语文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广播电视业务
练习次数:2次
试题分类: 技师(二级)
练习次数:4次
试题分类: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中学教育学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