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计算机类  > 软考  > 初级软考  > 网络管理员  >  如何从硬件上查看 MMX/AIU单板光扣板上光口连接正常?
试题预览

如何从硬件上查看 MMX/AIU单板光扣板上光口连接正常?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答:可以将 MMX旁边的拉手条取出, 查看 MMX/AIU单板光扣板上面的指示灯, 光扣板上指示灯的表示:上电以后上面有五个指示灯会亮,上面三个,下面两个。 上面三个灯分别是 LOS(信号丢失)、OOF(帧失步)、LOP(丢失指针) 三个指示灯, 如果 LOS、OOF、 LOP灭的话,一定有光。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接收端检出有差错时 ,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 ,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 ,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 )。

在数据库向因特网开放前,哪个步棸是可以忽略的?()

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是( )

OSI 为运输层定义了五种协议级别 ,即级别 0~级别4,其中复杂程度最低的是级别( )。

Kerberos是为TCP/IP网络设计的基于()的可信第三方鉴别协议,负责在网络上进行仲裁及会话密钥的分配。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社会救助员
练习次数:1次
某工程,建设单位通过招标与甲施工单位签订了土建工程施工合同,包括A~I共9项工作,合同工期200天;与乙施工单位签订了设备安装施工合同,包括P、Q共2项工作,合同工期70天。经甲乙双方协调,并经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014-5-1所示。 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作B、C和H均需使用土方施工机械,由于机械调配原因,施工单位仅安排一台土方施工机械进行工作B、C和H的施工作业。 【事件2】:甲施工单位施工的设备基础(工作F)验收时,项目监理机构发现设备基础预埋件位置与运抵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设备尺寸不一致。经查,是因设计单位原因所致。设计单位修改了设备基础设计图纸并按程序进行了审批与会签,甲施工单位按照变更后的设计图纸进行了返工处理,发生费用5万元。处理该变更用时20天。甲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通过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费用补偿5万元和工程延期20天的要求。 【事件3】:受到事件2的影响,乙施工单位窝工损2万元。乙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通过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费用补偿2万元和工程延期20天的要求。 【事件4】:工作G经项目监理机构验收后进行了覆盖,项目监理机构又对工作G的施工质量提出复验要求,甲施工单位不同意复验,项目监理机构坚持要求复验,甲施工单位进行剥离后,复验结果表明工程质量合格。 问题: 1、事件1中,在不改变施工总工期和各项工作工艺关系的前提下,甲施工单位应如何安排B、C和H三项工作的施工顺序?为完成B、C和H三项工作,土方施工机械在施工现场的最少闲置时间是多少天? 2、写出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处理该设计变更的程序。 3、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甲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要求?分别说明理由。 4、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乙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要求?分别说明理由。 5、事件4中,甲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0次
某年2月17日15时许,H省W县某建筑公司承建的某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冷却塔施工现场发生一起高处作业坠落事故,造成7人死亡。 事故发生过程: 某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经S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由S省某电力建设公司中标建设,其3#机组冷却塔工程分包给H省W县某建筑公司承建,s省某工程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由于不具备冬季施工条件,该工程已停止作业,停止作业时间为事发前一年10月15日至事发当年3月1日。 2月16日下午16时,H省W县某建筑公司分包承建的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冷却塔施工项目执行经理在未得到总包许可的前提下,带领所属施工人员来到工地。17时.组织所属施工人员进行体检、照相,准备办理“安全上岗证”,进行3#冷却塔井架吊桥平台拆除作业前的准备。 2月17日上午,H省W县某建筑公司现场负责人安排施工班长组织拆除作业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当日下午13时许,班长王某在施工现场组织了班前会,交待了施工操作规程后,带领11名工人沿井架爬梯步道上到井架吊桥平台,进行平台下降作业。建设工程教育网信息 冷却塔吊桥平台是冷却塔施工的高空运料平台,由前桥、后桥两部分组成,连接方式为伸缩式,其中前桥共分为四节,根据施工需要可以伸缩。整个吊桥平台靠11个倒链拉结在竖井架上,吊桥降落施工时,受力的手拉倒链应同时匀速降落,且受力倒链与备用倒链依次倒换。15时许,吊桥平台下降1m后(总高度为46.25m)。根据下降距离,需要调整倒链。 此时在可伸缩的前桥平台左端的操作工张某在没有使挂设的备用倒链受力的情况下,就将受力倒链解掉,使平台前桥前端两侧倒链受力不均,造成前桥平台失去平衡。按操作规程要求,吊桥平台拆除前应先将前桥收缩起来,由前向后逐步收缩,最后用倒链封死,然后将平台降至底部。 此次作业前,四节吊桥只收缩两节半,还留一节半在外,未全部收缩进来。在班长的指挥下又有4人赶到前桥左端,在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拉升倒链,造成倾斜加剧,前桥自重和动荷载及相应的力将作为滑道用的首桥槽钢下翼冲击变形,前桥掉出轨道,班长王某等7人从高处坠落,当场死亡5人,重伤2人。 施工现场地面人员发现情况后,紧急呼叫120,与该单位车辆一起立即将坠落人员送至市人民医院抢救,至当日16时40分,重伤2人经抢救无效先后死亡。这起事故的经济赔偿为平均每位死者16.5万元,重伤2人的抢救费用为3.6万元,事故造成停工经济损失为80万元。 问题: 1.这起事故掼失多少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是多少万元? 2.请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新该事故发生的原因? 3.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应采取哪些措施?
试题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9次
试题分类: 社保协理员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0次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m2,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层,框筒结构,结构钢筋采闲HRB400等级,底板泯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上三层及以下核心筒和柱泯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局部区域为两层通高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某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专业加工厂进行场外加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项目部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S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对材料管理等各种资源管理进行了策划,在资源管理计划中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控制程序。 事件二:施工现场总平?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①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 ②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 ③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④在干道外侧开挖400x600mm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埋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睞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三: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梭,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闲。 事件四: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针对“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可以在本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均制订了详细的推广措施。 事件五:设备安装阶段,发现拟安裝在屋面的某空调机组重重超出塔吊限载值(额定起重重)约6%因特殊愔况必须使用该塔吊进行吊裝。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验筲后批准用塔吊起吊;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30cm后停止提升,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护。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整改,对试吊时的各项检查内容旁站管理。 问题 1.事件一中,除材料管理外,项目资源管理工作还包括哪些内容?除资源控制程序外,资源管理计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针对事件二中施工总平?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 4.事件四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都有哪些? 5.指出事件五中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在试吊时,必须进行哪些检查?
试题分类: 建筑工程
练习次数:2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