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学历类  > 自考  > 自考专业(小学教育)  > 比较教育  >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述评。
试题预览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述评。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第一,把适应儿童的发展作为决定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重视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和个别儿童发展的差异。

第二,认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主要方式,提供和支持儿童游戏被看作是高质量方案的标志。

第三,重视成人和儿童关系的质量。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属于“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代表人物是()

1870年,英国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一项教育法案并获得议会通过,这项法案是()

1949年日本公布法令将幼儿园教师称为()

简述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的幼儿教育目标。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练习次数:0次
某工程的桩基工程和内装饰工程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暂估价分包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单位负责招标。施工单位通过招标选择了A单位分包桩基工程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审查了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确认具备开工条件后,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开工报审表中签署了同意开工的审核意见,同时签发了工程开工令。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在巡视时发现,有A、B两家桩基工程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经调查核实,为了保证施工进度,A单位安排B单位进场施工,且A、B两单位之间签了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中明确主楼区域外的桩基工程由B单位负责施工。 事件3: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工程材料提前运抵现场后,临时放置在现场备用仓库。该批材料使用前,按合同约定进行了清点和检验,发现部分材料损毁。为此,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建设单位重新购置损毁的工程材料,并支付该批工程材料检验费。 事件4:室内装饰工程招标工作启动后,施工单位在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的招标方案中提出: (1)允许施工单位的参股公司参与投标; (2)投标单位必须具有本地类似工程业绩; (3)招标控制价由施工单位最终确定; (4)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中标人; (5)由施工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 (6)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与中标人签订合同。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A、B两单位之间签订的承包合同是否有效?说明理由。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该事件的处理程序。 3.逐项回答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逐项指出事件4招标方案中的提法是否妥当,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土建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