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学历类  > 自考  > 自考专业(护理)  > 护理伦理学  > 简述确定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试题预览

简述确定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1)更科学地决定是否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心跳和呼吸停止不是判断死亡的绝对可靠的标准。对于以医疗设备维持心跳、呼吸,大脑已处于不可逆昏迷状态的人,“生命”的延长是不明智的,不符合社会公益的要求。

(2)能够及时抢救假死状态的患者。由于服毒、溺水或冻死的患者,特别是服用中枢神经抑制剂自杀的假死者,脑死亡标准的确立,为真死与假死的鉴别提出了科学的依靠。

(3)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传统的死亡标准影响了移植器官的新鲜度,限制了此项技术的发展,脑死亡标准则易于摘取活器官,有利于器官的移植。

(4)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无节制地延长死亡过程,家属和社会所承担的损耗就越大。脑死亡标准的确立可减少浪费,使卫生资源和利用更合理,符合多数人的利益。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公益思想属于()

案例分析

1、某患儿,女,5岁,因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三年,一直做肾透析,等候肾移植。经医生与患儿父母商讨,同意家属进行活体肾移植。经检查,其母因组织类型不符被排除,其弟年纪小也不适宜,其父中年且组织类型符合。医生与其父商量作为供者,但其父一番思考决定不做供者,并恳请医生告诉他的家人他不适合做供者,因他怕家人指责他对子女没有感情。医生虽不太满意还是按照患儿父亲的意图做了。请对上述案例中的医生的行为进行伦理分析,并分析患儿父亲的做法是否符合义务论与效果论的要求。

2、某药厂请求某医院肿瘤科对某种药物进行三期临床观察试验,该药物主要是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根据药物临床观察试验的要求,选择受试者的标准之一是确诊实体肿瘤并停用抗肿瘤治疗3个月的患者。请你对这个三期临床观察试验进行评价,即选择受试者的标准是否合理,并说明它存在什么伦理问题?

3、患者陈某,男,19岁,大二学生。他到医院泌尿科就诊,请求为他进行输精管扎结术,并说这是经仔细考虑后决定的,而且还在当地的精子库留下了精子,因此愿意承担以后万一后悔想改变初衷的风险。医生听后非常震惊,拒绝为其进行手术,并解释:你年纪很轻又没有结婚,以后可能要后悔的。患者对医生的拒绝极为不满。医生未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是否道德?为什么?

受试者虽然自愿签署了人________,但也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实验,而不管此实验是否真的存在严重的危险,实验者也都必须____,即便实验者知道继续实验对受试者不会产生危害。

名词解释:护理道德意志

下列哪项不是护士的道德义务?()

热门试题 更多>
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微博问政考验 【背景解读】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由博客演变而来的网络新媒体,用户可以用不同的客户端、移动通讯设备登录微博网站,随时随地发送每条通常在140字之内的即时短信息。目前,国内几大门户网站都已推出微博服务。 微博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宠儿,更是网络问政的利器。2010年,从方舟子被袭到提问广州亚运,从曝光常德抢尸到“我爸是李刚”造句运动,在一件又一件热点议题中,微博都显示出强大的网络信息放大功能。就在3个月前,深陷拆迁之困的江西宜黄县钟家九妹,还不知道一种叫“微博”的东西会改变她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就在近一个月前,一条“悬赏寻尸全城通缉”的消息出现在“厦门警方在线”的微博里引起网民强烈关注,民警通过网友提供的线索,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开始使用微博,增强了微博问政的力度和广度。和红火的网络与博客一样,当微博得到网民的追捧、一呼百应之际,也对政府的决策、沟通、处置乃至公共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验。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一次次社会热点事件被微博传播放大,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和干部越来越意识到微博的重要性,开始用不同方式尝试利用微博听取民意、汇集民智。2010年2月,广东开设我国首批公安微博群,此后,河北公安微博群、济南公安微博群等相继浮出水面。8月1日,北京公安正式开通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后,20天内访问量突破210万人次,“粉丝”近5万人。各地公安机关的微博在2010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微博并不“微”,这个其实很强大的网络舆论工具在2010年以爆炸性的发展速度一跃成为网络问政的新媒介,考验政府的执政智慧。
试题分类: 面试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电焊工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行政执法资格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中级电工证(四级)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中级电工证(四级)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初级电工证(五级)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行政执法资格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