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1)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偏离公共利益。 (1 分)
(2)政策执行者的素质缺陷。 (1 分)
(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 (1 分)
(4)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 (1 分)
(5)准备工作不够完善。 (1 分)
暂无解析
政策分析人员有系统地探讨政策问题,产生政策方案,以达成政策问题能够解决的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称作()。
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于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现代意义上的评估是从美国霍桑实验开始的,这一实验发生在()。
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政策内容划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