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学历类  > 自考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  > 古代汉语  >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能够敌大,寡固不能够敌众,弱固不能够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一、解释下列各句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 1.朝秦楚,莅中国 莅: 2.殆有甚焉 殆: 3.欲辟土地 辟: 二、指出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1.朝秦楚,莅中国 朝: 2.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服: 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异体字或古字,指出其相应的本字、正体字和今字: 1.轻不足于体与 2.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4.盖亦反其本矣 5.皆欲赴于王 四、把下面几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译文: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译文: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文: 4.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译文: 5.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译文:
试题预览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能够敌大,寡固不能够敌众,弱固不能够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一、解释下列各句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

1.朝秦楚,莅中国

莅:

2.殆有甚焉

殆:

3.欲辟土地

辟:

二、指出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1.朝秦楚,莅中国

朝:

2.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服:

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异体字或古字,指出其相应的本字、正体字和今字:

1.轻不足于体与

2.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4.盖亦反其本矣

5.皆欲赴于王

四、把下面几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译文: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译文: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文:

4.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译文:

5.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译文: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一、答案如下:

1、莅:拥有

2、殆:恐怕

3、辟:开辟

二、答案如下:

1、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见

2、服:动词使动用法,使……归服

三、答案如下:

1、异体字,正体为“暖”

2、采,古字,今字为“彩”

3、辟,古字,今字为“?”

4、反,古字,今字为“返”

5、异体字,正体为“诉”

四、答案如下:

1、译文:我怎么能对这样做感到痛快呢,我是要满足我最大的欲望啊。

2、译文:是想要开辟您的国土,使秦楚等国都来朝贡,拥有整个天下,同时安抚四周的外族。

3、译文:用您这样的做法,来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就仿佛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4、译文:凭借九分之一的土地想要让九分之八的人归服您,这跟弱小的邹国跟强大的楚国为敌有什么不同?

5、译文:现在您发布政令施行仁德,让天下所有的仁者都想到您的朝中做官。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古书的注解,容为串讲文意的是()

“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 ,“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

下列句中的“诛”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下面的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声训的是()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土建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5次
试题分类: 土建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Web程序设计
练习次数:0次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监理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在收到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后方可编制监理规划;同意技术负责人要求委托具有类似工程经验的副总工程师审批监理规划; 不同意总监理工程师拟定的担任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人选,理由是:该人选仅工程师职称和5 年工程实践经验,虽经监理业务培训,但不具有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事件 2】:专业工程师在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时认为: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已建立,管理及施工人员已到位, 进场道路及水、 电、通信满足开工要求,但其它开工条件尚不具备。 【事件 3】:施工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实施细则,并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调配监理人员、检查监理人员工作和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 【事件 4】: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施工现场时,发现正在施工的部位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立即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总监理工程师拟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 建设单位以工期紧为由不同意停工,总监理工程师没有签发《工程暂停令》,也没有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最终因该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排除而导致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 问题: 1、指出事件 1 中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 2 中工程开工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3、指出事件 3 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分别指出事件 4 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对该生产安全事故是否承担责任,并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