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公务员  > 公务员考试  > 军转干  > 申论  > 给定材料: 疫情面前,“雷锋”无处不在。小区封闭,帮人买菜、配送的“团长”是“雷锋”;提供“点对点、门对门”服务,帮助“心急火燎”的人上工地的客运员是“雷锋”;坚持要捐出9000元的七十多岁拾荒老人是“雷锋”;顶着压力自费为内地同胞买口罩的香港警察是“雷锋”……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中,一张张“口罩脸”、一个个被汗水湿透衣背的身影,都演绎着“一滴水也能折射出耀眼光芒”的雷锋精神,传递着感动,表达出人性与民族性的光辉。 雷锋精神,已经转化为一种朴素且常见的情感,时时映照我们心中。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试题预览

给定材料:

疫情面前,“雷锋”无处不在。小区封闭,帮人买菜、配送的“团长”是“雷锋”;提供“点对点、门对门”服务,帮助“心急火燎”的人上工地的客运员是“雷锋”;坚持要捐出9000元的七十多岁拾荒老人是“雷锋”;顶着压力自费为内地同胞买口罩的香港警察是“雷锋”……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中,一张张“口罩脸”、一个个被汗水湿透衣背的身影,都演绎着“一滴水也能折射出耀眼光芒”的雷锋精神,传递着感动,表达出人性与民族性的光辉。

雷锋精神,已经转化为一种朴素且常见的情感,时时映照我们心中。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在当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批80、90、00后或是救死扶伤,或是站岗执勤,或是指挥调度,或是后勤保障,或是捐款捐物,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赤子之歌。他们在无私奉献中砥砺精神,在关心民生中坚定信仰,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新的阐释。他们的一言一行,说明雷锋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内化于心,镌刻在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文明基因中。

【开始承接材料从雷锋精神在平凡人群中的体现作为开始,并提出观点雷锋精神融于民族基因中。】

雷锋精神总能将细小而深刻的感动、平凡又伟大的故事定格在时间与历史的记忆中。雷锋是在投身国家和社会建设、投身为人民服务中锻炼成长起来的。50多年前,它在中华大地上闪耀;半个多世纪后,在守望相助的抗疫防控阻击战中,广大民众以其无畏奋斗、不懈奉献,经受住了考验,顶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和担当。并终将凝聚起最强的一股力量,描绘出最美的一幅画面。这让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更加浓厚深沉。

【联系历史和当前,进一步指出平凡又伟大的雷锋精神凝聚在民族基因中,论证了第一段的观点。】

雷锋终其一生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正是因为他用平凡、普通的人生绘就的道德天际线,才给人更多启示。在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普通人用平凡的事给出了答案。隔离在家的人在家闷着不乱走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走在复工复产路上的人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践行雷锋精神。更不要说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人更多在伟大工作中的种种体悟。做好自己,守护彼此,既是凡人,也是英雄,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支柱和最好的财富。

【进一步深化主题,在平凡普通人生中做好自己,绘就道德天际线。呼应材料中的雷锋精神是一种朴素且常见的情感。】

李大钊先生曾说过:“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历史的接力棒,终将会交到青年一代的手上。社会需要做的,是铺设好舞台,传承好包括雷锋精神在内的良好风尚,让每一个梦想的种子都能舒展身姿、华丽蜕变。青年需要做的,是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挺身在时代发展的第一线,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不懈进取,带着梦想乘风破浪。

【联系青年一代,从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让雷锋精神传承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当前的抗疫战斗中,青年人早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践行雷锋精神中,每一次日常的选择,每一份平凡的坚守,都体现出了担当,在实现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中做好了时代注脚。

【结尾放在宏观叙事中,体现青年在当前的担当和价值实现。呼应了开头青年的主题。】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给定材料:

直播带货显然成为疫情以来最火的消费词语。直播带货正日渐成为网民的生活日常,改变百姓的购物习惯,也为经济增长点燃新引擎。

前不久央视主播欧阳夏丹与演员王祖蓝组成首席带货官,“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直播一晚卖出6100万元湖北产品。但是也有一些人在直播带货中铩羽而归,成绩并不理想。

但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报告显示,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消费者进行投诉。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给定材料:

2020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有人说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清晰的辩证思维。在当前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既要冷静看到“危”,又要努力用好“机”。

结合当前社会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给定材料:

疫情面前,“雷锋”无处不在。小区封闭,帮人买菜、配送的“团长”是“雷锋”;提供“点对点、门对门”服务,帮助“心急火燎”的人上工地的客运员是“雷锋”;坚持要捐出9000元的七十多岁拾荒老人是“雷锋”;顶着压力自费为内地同胞买口罩的香港警察是“雷锋”……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中,一张张“口罩脸”、一个个被汗水湿透衣背的身影,都演绎着“一滴水也能折射出耀眼光芒”的雷锋精神,传递着感动,表达出人性与民族性的光辉。

雷锋精神,已经转化为一种朴素且常见的情感,时时映照我们心中。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给定材料:

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

2020年5月12日,四川凉山网红“悬崖村”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收拾行装,告别恶劣生存环境、乔迁新居,开始搬迁至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悬崖村”搬迁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结合扶贫攻坚的大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给定材料: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国人上了一堂健康素养课: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为了减少疫情扩散,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不同人群预防新冠肺炎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不仅在口罩资源紧缺情况下,科学指导大家如何选择和使用口罩,合理地减少过度防护;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

不仅是口罩的问题有人说,,经过这次疫情,大家都意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健康素养,不仅关乎平时生活质量,关键时也是“救命秘笈”。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面试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土建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初级电工证(五级)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0次
2014 年 12 月 20 日 18 时,66 号高速公路因降雪封闭,21 日 7 时重新开放。 9 时该高速公路 Y 路段 M隧道内距入口 20m处,一辆以 60km/h 速度自西向东行使的空载货车,与前方缓行的运输甲醇的罐车发生追尾碰撞罐车失控前冲碰撞隧道内同方向行驶的小客车,造成连环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 甲醇罐车押运员甲从右侧门下车走到车后, 发现甲醇罐车尾部防撞设施损坏, 卸料管断裂, 甲醇泄漏, 为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防止甲醇进一步泄漏,甲要求司机乙向前移动车辆,该车重新启动向前移动1m后停止,司机乙熄火下车走到车身左侧罐体中部时,发现地面泄露的甲醇已经起火燃烧,并形成流淌火, 迅速引燃前后车辆,事发时受气象和地势影响,隧道内气流由西向东流动,且隧道东高西低,形成烟囱效应, 甲醇和车辆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迅速迅速在隧道内向东蔓延,继而在隧道内引起大火和浓烟,事故烧毁隧道内车辆 12 辆,造成 25 人死亡, 6 人受伤,隧道受损严重。事故调查发现: 甲醇罐车由轻型货车改装而成,车辆整备质量 2.76t ,核定载货量 2.24t ,实际装载甲醇3.7t ,司机乙持大货车驾驶证,驾驶证在有效期内,押运员甲为临时用工人员,空载货车为 D物流运输公司零担货车, 车辆和驾驶员手续齐全, 均在有效期内, 事发时,因长时间封路等待, 零担货车驾驶员丙疲劳驾驶,未及时注意到前方路况变化,导致追尾碰撞。甲醇罐车隶属 E公司,该公司自 2014 年 6 月开始一直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E公司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该公司共有员工15 名,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 名,由公司出纳兼任。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丁,丁上一次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为2012 年 12 月。E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员工从未接受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培训。 根据以上场 景,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1 号),指出 E 公司哪些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2.简述甲醇罐车被追尾碰撞后,甲、乙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3.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简要说明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4. 指出 E 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试题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次
某工程分 A、B 两个监理标段同时进行招标,建设单位规定参与投标的监理单位只能选择A或 B 标段进行投标。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在监理招标时,建设单位提出: (1)投标人必须具有工程所在地域类似工程监理业绩; (2)应组织外地投标人考察施工现场; (3)投标有效期自投标人送达投标文件之日起算; (4)委托监理单位有偿负责外部协调工作。 【事件 2】:拟投标的某监理单位在进行投标决策时,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对A、B 两个标段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的主要评价指标、相应权重及相对于A、B 两个标段的竞争力分值见表2014—2—1。 【事件 3】:建设单位与 A 标段中标监理单位按《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 》(GF-2012-0202)签订了监理合同,并在监理合同专用条件中约定附加工作酬金为20 万元 / 月。监理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资金未到位致使工程停工,导致监理合同暂停履行, 半年后恢复。 监理单位暂停履行合同的善后工作时间为 1 个月,恢复履行的准备工作时间为1 个月。 【事件 4】: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将土方开挖工程分包, 分包单位在土方开挖工程开工前编制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即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问题: 1、逐条指出事件 1 中建设单位的要求是否妥当,并对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事件 2 中,根据表 2—1,分别计算 A、B 两个标段各项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及综合竞争力得分,并指出监理单位应优先选择哪个标段投标。 3、计算事件 3 中监理单位可获得的附加工作酬金。 4、指出事件 4 中有哪些不妥,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