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建筑工程  > 建造师  >  背景资料 某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砌石护坡拆除、砌石护坡重建、土方填筑(坝体加高培厚)、深层搅拌桩渗墙、坝顶沥青道路、混凝土防浪墙和管理房等。计划工期9个月(每月按30天计)。合同约定:①合同中关键工作的结算工程量超过原招标工程量15%的部分所造成的延期由发包人承担责任;②工期提前的奖励标准为10000元/天,逾期完工违约金为10000元/天。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满足工期要求,采取分段流水作业,其逻辑关系如下表: 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制的初始网络计划如下: 项目部在审核初始网络计划时,发现逻辑关系有错并将其改正。 事件2:项目部在开工后第85天末组织进度检查,F、H、E、J工作累计完成工程量分别为400m3、600┫、20000m3、125┫(假定 工作均衡施工)。 事件3:由于设计变更,K工作的实际完成时间为33天,K工作的结算工程量为292m3. 除发生上述事件外,施工中其他工作均按计划进行。 问题: 指出事件1中初始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错误之处。 依据正确的网络计划,确定计划工期(含施工准备)和关键线路。 根据事件2的结果,说明进度检查时F、H、E、J工作的逻辑状况(按“……工作已完成……天工程量”的方式陈述)。指出哪些工作的延误对工期有影响及影响天数。 事件3中,施工单位是否有权提出延长工期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综合上述事件,该工程实际工期是多少天?承包人可因工期提前得到奖励或逾期完工支付违约金为多少?
试题预览

背景资料

某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砌石护坡拆除、砌石护坡重建、土方填筑(坝体加高培厚)、深层搅拌桩渗墙、坝顶沥青道路、混凝土防浪墙和管理房等。计划工期9个月(每月按30天计)。合同约定:①合同中关键工作的结算工程量超过原招标工程量15%的部分所造成的延期由发包人承担责任;②工期提前的奖励标准为10000元/天,逾期完工违约金为10000元/天。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满足工期要求,采取分段流水作业,其逻辑关系如下表:

1

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制的初始网络计划如下:

2

项目部在审核初始网络计划时,发现逻辑关系有错并将其改正。

事件2:项目部在开工后第85天末组织进度检查,F、H、E、J工作累计完成工程量分别为400m3、600┫、20000m3、125┫(假定 工作均衡施工)。

事件3:由于设计变更,K工作的实际完成时间为33天,K工作的结算工程量为292m3.

除发生上述事件外,施工中其他工作均按计划进行。

问题:

指出事件1中初始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错误之处。

依据正确的网络计划,确定计划工期(含施工准备)和关键线路。

根据事件2的结果,说明进度检查时F、H、E、J工作的逻辑状况(按“……工作已完成……天工程量”的方式陈述)。指出哪些工作的延误对工期有影响及影响天数。

事件3中,施工单位是否有权提出延长工期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综合上述事件,该工程实际工期是多少天?承包人可因工期提前得到奖励或逾期完工支付违约金为多少?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错误之处:E改正的紧前工作应为C、D工作(1分),而初始网络计划中,E工作的紧前工作只有C工作(1分)。

在节点④、⑤之间缺少一项虚工作(2分)。

或E工作与C、D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2分)。

计划工期270天(1分)

关键线路:A-B-D-H-I-K-L-M(2分)

F工作已完成4天工程量(1分),H工作已完成8天工程量(1分),E工作已完成10天工程量(1分),I工作已完成25天工程量(1分),H、J工作拖延对工期有影响(2分),H工作的延误对工作影响3天(1分),J工作的延误对工期影响5天(1分)。

有权(1分),依据合同承包人对K工作结算工程量超过276m3(240*115%)(1分)部分所造成的工程延误可以提出延期要求,可提出2天的延期要求(1分)。

该工程的实际工期为278天(270+5+3)(2分)因逾期完工支付违约金为60000元[10000*(278-270-2)])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风险识别是指确定可能影响项目的风险的( )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特点包括()。

施工现场的控制措施应包括( )

按照我国目前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方法,下列关于工程结算的有关观点正确的是()。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行政执法资格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法律
练习次数:6次
试题分类: 社保协理员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民法学
练习次数:0次
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试题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1次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环境监测上岗考试
练习次数:1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